DB63∕T 2324-2024 雪豹免疫操作技术规范(青海省)
ID: |
0EC5BB06BC314508A9355899C08C8678 |
文件大小(MB): |
0.18 |
页数: |
5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30,CCS B 65,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2324—2024,雪豹免疫操作技术规范,2024 - 08 - 21 发布 2024 - 10 - 25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3/T 2324—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宁野生动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晓飞、金艺鹏、齐新章、赵文信、鲁荣、王晓琴、吕奇鹏、李季、杨文斌、,李浩、张兴云、王璐、王亚萍、高宇航、何顺福、徐尚鹏、陶霞、郜俊辉、张莲,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DB63/T 2324—2024,1,雪豹免疫操作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雪豹免疫操作技术的原则、免疫操作流程、过敏反应处置、免疫效果评估、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雪豹饲养、救护过程中开展疫苗免疫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63/T 2166 雪豹化学保定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术语和定义,4 原则,4.1 针对圈养雪豹制定年度免疫计划,4.2 野外救护雪豹在饲养管护过程中进行疫苗免疫,4.3 确保雪豹相关抗体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不影响雪豹的自然繁殖行为,4.4 处于传染病感染发病期的雪豹暂不免疫,4.5 处于妊娠期中后期的雪豹暂不免疫,5 免疫操作流程,5.1 免疫计划,5.1.1 首年免疫接种,新生雪豹幼崽在出生后8周进行首次免疫接种,间隔3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人工育幼幼崽在离,开母体一周后进行首次免疫接种,间隔3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5.1.2 年度免疫接种,针对已经进行过免疫的成年雪豹个体,每年3月初进行加强免疫接种,5.1.3 加强免疫接种,DB63/T 2324—2024,2,经抗体检测,抗体水平未达到正常水平的,进行补免,5.1.4 紧急免疫接种,当雪豹所在区域发生传染病时,应对健康雪豹个体进行紧急免疫接种,5.2 操作步骤,5.2.1 免疫前准备,免疫前应准备防护用品、医用耗材、疫苗冷链运输设备,5.2.2 疫苗选择,疫苗应具有兽药生产批准文号,包装完整,标签完好,并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不应使用瓶体裂损、,瓶盖松动或其它理化性状异常的疫苗。疫苗的储存应符合疫苗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上的相关要求,5.2.3 免疫接种,免疫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消毒措施后方可进行相关免疫操作。成年雪豹应采用5mL真空针管,使用吹,管远距离臀部肌肉注射。幼崽宜使用徒手保定方式捕捉保定,将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在颈部按规定剂量皮下注射。如疫苗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要求操作,6 过敏反应处置,6.1 一般反应,部分雪豹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食欲下降、体温轻微升高、疼痛等症状。此类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经过3d~5d后可恢复正常,6.2 严重反应,个别雪豹注射疫苗30min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黏膜充血、肌肉震额,口角出,现白沫、休克等情况。出现此种情况可使用0.1%盐酸肾上腺素对症治疗处理,7 免疫效果评估,免疫接种2周后,按照DB63/T 2166-2023的操作方法,对雪豹进行化学保定并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评价免疫接种效果,8 档案管理,须做好免疫过程记录工作,填写免疫档案 (见附录A)。免疫档案须做好归档保存,留存免疫图片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五年,DB63/T 2324—2024,3,AA,附 录 A,(资料性),雪豹免疫档案,表A.1给出了记录雪豹免疫相关信息的免疫档案样式,表A.1 雪豹免疫档案,雪豹呼名 年龄,性别 体重,免疫地点 免疫操作人员,免疫相关信息 免疫时间 疫苗名称 免疫途径 免疫剂量,首次免疫,二次免疫,加强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过敏反应及相关处置情况,免疫效价测定情况,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